32年前,作家张凤随丈夫黄绍光博士来到哈佛大学,后来她进入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目组工作,开始了研究哈佛大学百年华裔精英的漫漫长路。其间,她写就了关于哈佛的一系列书籍,并被评论家称为海外华文作家书写哈佛第一人。
百余年前,华人精英把第一堂中文课搬到哈佛的校园;如今,哈佛华人教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2005年后,文化学者李欧梵创立了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张凤成为了工作坊的主持人。以哈佛为基地,该组织继续为学者提供交流平台,将华人学者的汉学研究与哈佛紧紧相连。
她坦言,身为一名女性,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目组工作之余,在家庭中也担负着扶老育幼的责任。在写《哈佛哈佛》、《哈佛心影录》、《哈佛缘》的那些年,她不仅要教育3个孩子,还要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因此下笔很缓慢。“但写得慢也还要写下去”,她说,自己常常待高龄的母亲和孩子睡觉后,自己又坐回书桌前动笔写书。
“那个年代,大家最愿意写政治、经济领域的重要人物,对文化精英关注甚少,看上去文化人物处于弱势地位”,她认为在哈佛治学的华人文化学者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贡献很大,值得每个华人所知晓,于是,前辈精神成为了她写作的源泉和动力。
张凤学历史出身,且在图书馆工作,对于文献信息的搜寻和整理非常在行。她在与文化学者交往的过程中,渐渐与他们成为师友,近距离了解学者的品性。此外,她开始下工夫啃读他们的著作,“读他们的书用了很多年,只有读透后才能下笔,而且在交友过程中,也了解到各位学者不为人知的一面”。
十多年的书写过程,张凤也经历着艰辛与痛苦,可是她说,每每想到百余年来在哈佛的华裔学者以自己乐观的精神应对自己的后半生,他们面对失意时,用奋起走向光明和成功,自己就受到了激励。
“哈佛的华人精英都非常积极看待他们的人生,写到他们的人生经历,就会觉得我们个人的所谓痛苦太轻”,张凤说,坚强面对人生中的逆境,是哈佛的中国学者呈现出来的风貌,深沉博大的中国文化是他们超越痛苦的智慧,最终,中国文化才是归宿。
张凤带着她的研究成果——即将在大陆出版的《哈佛问学录》横跨大洋前往中国,让中文世界的读者更多地了解汉学在哈佛大学的发展。如今的哈佛已经成为张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说,哈佛华裔学者,在百年间教化了西方,丰富了哈佛和世界的历史,而与哈佛华裔学者的师友情让她对这所历史悠久的学府有了更多的热爱。
现代教育大学城校区
电话:029-85205692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盛世商都A区临街2楼
现代教育交大校区
电话:029-85205692
地址:交大三村西门正对面中国银行三楼
现代教育现代留学
电话:029-85205692
地址:西安长安中路众邦大厦5楼
北方斯伦贝谢
百度有钱花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
韩国弘益大学
Rosetta Stone
西部机场集团
Grapecitey
NEC
ABeam Consulting
讴歌汽车
三星电子
JBAA-日本商务能力认定考试-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报名点和考试点
高端外语品牌-现代教育2021诚招城市合伙人